中央黨校中央和國家機關分校
中央和國家機關黨校

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關鍵在人

商務部黨校學員 張帆

2020年05月12日15:25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証。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核心在黨的領導,關鍵在培養和造就適應新時代要求,具有堅定制度自信、高度制度意識、過硬制度執行力,懂治理、會治理、善治理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堅定制度自信。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今天中國發展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局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廣大黨員干部要在深刻領會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極端重要性中堅定制度自信,在深刻認識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中堅定制度自信,在深刻把握堅持鞏固與完善發展的辯証統一關系中堅定制度自信,在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中堅定制度自信,在深刻體悟中華文化精髓中堅定制度自信。通過堅定制度自信,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戰略上的定力,堅定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強化制度意識。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與之相適應,制度建設的任務更重,制度管理的要求更多,制度執行的標准更嚴,制度統籌、制度銜接、制度創新的任務也凸顯出來。對廣大黨員干部而言,強化制度意識,就是要尊崇制度、敬畏制度、執行制度、維護制度、發展制度,進一步養成辦事依制度、遇事找制度、解決問題用制度、規范工作靠制度、檢驗成效看制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不做選擇、不搞變通、不打折扣,統籌推進制度的立、改、廢、釋,統籌抓好制度的執行、監督、評估和完善,善於從制度上思考把握問題,在制度軌道上推進各項事業。

提高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沒有正確的執行,再好的制度也會成為“稻草人”“橡皮筋”,提高治理效能也就是一句空話。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黨員領導干部應在加強學習中提高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必修課,突出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蘊含其中的先進治理理念、系統治理原則、科學治理方法,注重增強專業素養,更新知識結構﹔在加強調研實踐中提高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自覺拜人民為師、向基層學習、到一線求解,主動經受大事急事難事的磨礪,及時總結基層一線的鮮活創造,提高制度設計“最前一公裡”的質量,打通制度執行的“最后一公裡”,不斷提高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能力﹔在嚴守紀律規矩中提高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以身作則、嚴格自律,堅持原則、敢抓敢管,堅決同一切違反制度的現象作斗爭,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維護制度權威,提高治理效能。

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在推動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提高干部隊伍治理能力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必須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把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堅持選育用管一體推進,統籌干部隊伍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不斷展現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責編:孔舸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