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中央和國家機關分校
中央和國家機關黨校

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路徑及對策研究

——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為例

中央和國家機關黨校2023年春季學期主體班第7調研組

2023年09月27日10:15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關鍵動力。近些年來,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聚焦“工業強縣、產業興縣”戰略,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了由以輕、低、小集散的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為主導的塊狀經濟向綠色化、高新化、低碳化的現代產業集群轉型,開辟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趕超發展的新局面。通過實地調查,深入研究解剖長興縣的發展歷程、實踐路徑和經驗做法,對於我國縣域經濟奮力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一、准確看待長興縣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和挑戰

衡量一座城市的高度,不是看高樓,主要看經濟、文化、人文、環境和制度等。作為長三角腹地縣城,長興有高質量的經濟發展、高水平的共同富裕、高顏值的生態環境、高標准的政府服務、高效率的社會治理和高品質的文化生活,長興縣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具備其他縣域無法比及的多方面優勢,也有多方面挑戰不容忽視。

(一)三個方面的比較優勢不容小覷

一是區位空間得天獨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長興享有“太湖望縣,錦繡長興”的美譽,又地處接滬融杭、聯通蘇皖的戰略要地,區域優勢極易轉化為高端資源要素的匯聚高地、極易轉化為新興產業的承接地。區域合作將面臨更多機遇,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必將推動長興大大壓縮戰略融入的重要窗口期、發展動力的關鍵轉換期、城市品質的全面提升期,必將促進長興實體經濟振興。未來承載新興產業發展能級進一步提升,隨著浙江“重要窗口”建設加快推進、湖州經濟發展加速步伐,長興將獲得更多開放紅利,再加上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塑過程中長興下好了“先手棋”,已經擁有了吉利、天能、超威等“重量級選手”,將助推長興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高質量發展。

二是性價比極具競爭力。“低成本創業、高品質生活”的成本優勢相當明顯,長興是長三角商務成本的窪地,工業用地出讓價約35萬元/畝、寫字樓租金約35元/平方米·月、商品房約1.1萬元/平方米(以上數據來源於走訪調研),相比環太湖同類型其他縣域低20%左右(數據來源於網絡查找)。“大氣開放、實干爭先”的長興精神催生的組織優勢相當明顯,長興各級黨員干部觀念新、士氣高、干勁足,黨委政府堅持聚焦“做大蛋糕”、聚焦“精神富有”、聚焦“文明和諧”,努力讓小個子迸發大能量、用新風尚鑄就高品質、用微治理打通最末端,奮力拼搏的精神和極強的組織動員能力涵養了長興“長風破浪、興旺發達”的精神氣質。“全域美麗”的生態優勢相當明顯,湖州是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歷史上就有“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隻合住湖州”的美譽,長興堅持聚焦“綠色富民”、生動踐行“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把小盆景變成大風景、讓好風景催生好經濟,長興生態紅利的深層釋放將帶來更有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正能量。

三是營商環境加持顯著。經營主體是用腳投票的,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和群眾最有發言權,調研的14家企業和近100名職工對長興的營商環境百分之百點贊。“最強政策供給”營造了更富吸引力的營商環境,長興堅持抓發展先從營商環境抓起、抓營商環境從高質量服務抓起,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全力優化涉企審批服務環境,創新推出“兩評聯審”、環評打捆審批等改革,切實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了更具競爭力、更有鮮活力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創新創業創強厚植了沃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一件事一次辦”助力更優政務環境,長興圍繞企業辦事“流程多、申報難、時間長”等難題,通過健全機制、分類管理、流程再造、創新集成,有效推進企業關切的高頻事項、重要事項“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事項集成度、辦事便利度和企業獲得感不斷提升。“服務優享”讓老百姓的煩心事變成暖心事,長興精准聚焦外來務工人員“跨省通辦”需求,打造“異地無憂辦”服務品牌,助力群眾辦事告別“兩頭跑”﹔推動將政務服務窗口延伸至銀行、產業園區、商圈、景區、醫院等人流集聚區,採取措施消除老年人“數字焦慮”,全力打造“最優政務服務四季便利店”﹔精心挑選工程建設圖紙、二手房帶押過戶等4項有辨識度的“一件事”參與大眾點評活動,倒逼政府開展親切服務。

(二)三個方面的嚴峻挑戰不容忽視

一是產業發展形勢錯綜復雜。伴隨中美戰略博弈升級和逆全球化思潮的抬頭,我國正面臨產業鏈高端向發達國家回流、產業鏈中低端向低收入國家轉移的雙重擠壓,再加上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大。調研了解到,長興縣產業發展已暴露出一些較大風險:少數企業的生產環節有“外遷”動向,主要考慮在境外(印尼、越南等)設立生產基地,以減少生產成本、規避貿易壁壘、降低貿易成本﹔少數企業市場空間受到擠壓,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疊加市場總需求持續低迷沖擊,對美歐出口直接受影響,非美市場間接影響,採購企業也在觀望﹔出口企業發展信心受挫,對中美戰略博弈和貿易摩擦后續走向持不樂觀態度,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出口企業生產經營、增資擴股的積極性﹔企業贏利空間進一步收窄,新能源領域美歐加征的關稅,企業與消費者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擔加稅成本,導致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收窄。

二是要素資源制約愈演愈烈。要素資源已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和未來經濟轉型升級的競爭關鍵焦點,長興縣面臨的土地、項目、環境等資源制約愈加明顯。工業用地指標日益匱乏,長興在“十三五”期間承接了一批省內產業轉移,推進了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但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隨之下降,尤其是連片土地資源不再可觀,能夠承接外部溢出和轉移的空間逐漸減少﹔高質量好項目資源更加稀缺,全國投資下行持續加壓,各地招商引資力度空前,“大好高”項目招引難度加大,在“十四五”期間長興對優質項目的招引落地越來越難,支撐長興建設的“重要窗口”期越來越窄﹔“環太湖”環境約束更加趨嚴,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但區域內環境約束進一步顯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對長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三是內生動力支撐難以持續。產業競爭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城市競爭力的強弱,產業興則城市興,這也是決定長興這座城市高度的核心要素。長興的產業有四個方面的隱憂:產業“體格”不夠壯,尚未形成成熟的產業生態,上下游大中小企業間並未建立充分、順暢、緊密的協同合作關系﹔鏈條“體型”不夠美,產業鏈招商的精准度仍舊不足,產業鏈殘缺環節比較多,“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的產業“鏈主”帶動效應還不夠成熟,如吉利作為新能源汽車鏈主與配套零部件企業之間還未形成共鳴﹔綜合“體質”不夠好,總體軟實力還不夠強,能夠引領一個產業、帶動一個學科的頂尖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比較稀缺,配套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后,還不能支持新興產業快速集聚發展﹔對外“體態”不夠強,新興產業的開放屬性還不夠強,湖州對外貿易依存度遠低於長三角27城平均值57.3%(具體分析見附件2,長興在湖州又處在中下游水平),在與周邊城市產業集群的開放性競爭中具有很大壓力﹔全國各地政府千億級產業基金集群紛紛“開閘”,長興各類產業基金的總規模相較於先進地區差距還很大,資本資源不夠集中,難以形成資本集聚效應。

橫向分析,長興與環太湖縣(市、區)相比,在規模效應方面,長興經濟總量在快速擴“大”,但畝均規模、人均規模卻相對偏“小”(具體數據分析比較見附件3)﹔在質量效率方面,長興經濟發展含金量較“高”,但企業質效水平仍然偏“低”(具體數據分析比較見附件4)﹔在產業效能方面,長興經濟發展后勁在增“強”,但產業競爭力仍偏“弱”(具體數據分析比較見附件5、6)﹔在動力效果方面,長興實體經濟金融保障“硬”,但需求拉動作用仍偏“軟”(具體數據分析比較見附件7)。

二、關於對長興縣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戰略路徑的思考

產業的高度決定城市的高度,產業的未來決定城市的未來,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時代趨勢所向、長興發展所需。當前,長興正處於機遇和挑戰交織的關鍵當口,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本土化、區域化、多元化傾向明顯,長興能否敏銳把握新一輪產業發展趨勢、快速構筑新制造體系、搶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風口,是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所在。在實地調研和充分論証的基礎上,提出如下戰略目標和實現路徑的政策建議。

(一)戰略目標

立足建設全國一流工業強縣,緊緊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全面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能級和競爭實力。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行動,強化數字賦能,深化綠色轉型,做實做深“1+4+N”產業體系,為建設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堅強保障。

——打造長三角產業發展新高地。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產業數字化取得重大進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實體經濟全面振興、產業結構顯著優化、質量效益整體提升。到2030年,經濟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中心和浙江省智能汽車產業基地。

——打造長三角創新發展新高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入推進國家創新型縣建設,全面融入G60科創走廊,不斷增強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核心競爭力。到2030年,創新能力、活力、生態走在長三角地區縣域前列,基本形成以創新驅動為主的發展模式,人才總量顯著擴張,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突出,企業家精神更加激發。

——打造長三角集群發展新高地。堅持項目為王,實施產業鏈招商,聚集優質項目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一方面,壯大主引擎,打造智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標志性產業鏈﹔另一方面布局增長極,育強新能源、智能裝備、數字產業、生物醫藥等四大領域新興產業群。到2030年,產業集群在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中更具顯示度、競爭力。

——打造長三角開放發展新高地。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國際競爭合作,全力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高質量外資集聚區,大力推進利用外資向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中高端提升,著力打造長三角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到2030年,開放發展的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走在長三角地區縣域前列。

(二)政策建議

一是優化產業鏈,攻堅一批關鍵重大項目。推動優勢產業鏈補鏈,聚焦“1+4+N”產業,深化精准合作,強化精准招商、靶向招引,著力招引一批龍頭旗艦型、短板補鏈型、價值提升型、突破引領型項目。攻堅產業鏈再造提升強鏈,深化“鏈長抓統籌”機制,支持吉利、天能、超威等龍頭企業參與共建產業鏈大腦戰略聯盟,突破一批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關鍵產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韌性。攻堅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優鏈,加強產業集群規劃研究,推進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優化集群治理機制創新,支持集群內企業通過相互投資參股等形式增強紐帶聯系,促進形成長期穩定的集群利益共生機制。

二是布局創新鏈,構建高能級創新體系。推進高水平創新平台載體建設,依托長興經開區圍繞產業培育重點,適度超前推進創新鏈部署,加快高端創新要素集聚﹔依托長興國家大學科技園,大力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構建新型孵化器、眾創空間深層融合的創業創新空間。聚焦關鍵技術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圍繞產業鏈“短板”和“卡脖子”技術,支持長興縣內企業積極參與國家、省重大科研項目“揭榜挂帥”,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和前沿技術攻關。推行“企業出題、政府立題、協同破題”的新型產學研創新生態,加強與浙江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浙江省科技大市場合作,推進線上線下技術交易,促進高等、科研院所與企業精准對接,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

三是強化數據鏈,賦能面向未來的新智造模式。以“未來工廠”為引領,積極參與浙江省新智造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強化諾力等龍頭企業數字化轉型引領作用,支持開展智能制造標杆提升,推進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以“產業大腦”為支撐,深入推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推進吉利大數據中心建設,全力推進動力電池行業產業大腦建設,推動企業側、政府側數據融通、共享,激活數據要素價值,賦能行業生態重構。以“價值提升”為導向,以數字化、柔性化、集成化、共享化、平台化為方向加快推動先進制造與現代服務深度融合,比如在智能汽車領域鼓勵發展智慧出行服務,在新能源領域鼓勵發展電池租賃、能源互聯網等服務,培育兩業融合新業態新模式,形成兩業融合、耦合共生的生態。

四是優配要素鏈,打造綠色集約發展模式。探索“工業碳效智能對標”改革,實施重點行業企業碳效評價和碳效分級標識,探索在企業節能減碳技術改造、綠電交易、綠色金融和綠色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場景應用。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完善畝均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將人才密度、創新強度、能耗等指標納入評價體系,構建以畝均效益、畝均研發、畝均人才為導向的綜合評價機制,倒逼企業節能降耗、創新發展。深化“提容增效”改革,鼓勵已出讓土地向地下、空中挖潛拓展,提高園區容積率﹔推進“標准地”改革,新增工業用地全部按“標准地”出讓。

五是筑優服務鏈,助推高水平發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企業減負降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互聯網+監管”、信用監管,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持續提升企業開辦服務能力。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持續推進“飛地經濟”合作模式,通過雙向“飛地”,發揮長興比較優勢,推動與長三角地區跨區聯動發展,全力打造融入長三角新增長極。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加快推進“掌上辦事之縣”“掌上辦公之縣”“掌上治理之縣”建設,積極參與長三角“一網通辦”建設,加快政務服務異地通辦,為優質項目、資本、人才入駐提供有吸引力的制度便利和政策優惠。

三、關於對我國縣域經濟奮力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長興的生動實踐,可以為我國縣域經濟奮力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當前,我國縣域經濟面臨“不進就是退,慢進也是退”的城市競爭壓力,城市競合態勢加劇,核心城市的虹吸力也顯著增強,必須開辟新賽道,以新理念、新打法、新招數參與區域競爭,以自身的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加快高端資源要素匯聚。

(一)堅持的原則

一是堅持高質量發展。堅守戰略定力,聚焦“制造強縣”,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策體系與體制機制﹔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中高端供給,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部署要求,持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鞏固制造業優勢和佔比底線,全面推進制造業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二是堅持鏈式化發展。抓住產業鏈布局契機,著眼於國內產業分工協作和產業鏈重構,整合資源、串珠成鏈,積極培育嵌入區域和全國分工,大力培育標志性產業鏈,增強產業基礎能力﹔持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效提升制造業體系的運轉效率和盈利能力,實現“老樹發新芽”,培育產業鏈新優勢。

三是堅持集約化發展。按照“平台布局更加集中、產業發展更加集聚、資源配置更加集約”的思路,推動主平台的擴容、提質、升級,不斷提升區域承載能力。探索平台的市場化發展模式,強化平台的政府與市場協同管理,為承載更優質資源、更高層次集聚提供支撐。

四是堅持協同化發展。從國家布局視野謀劃縣域開放發展之路,探索打造具備雙向賦能效應的區域一體化合作機制,謀劃合作新平台、打造新增長極。堅持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堅持量質並舉,進一步攻堅“卡脖子”技術。

五是堅持數字化發展。把握數字時代機遇,把數字化改革作為戰略任務,加快構建數字經濟系統建設,大力布局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加速實現制造業的跨越式發展,努力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思路舉措

一是狠抓項目招引,拓寬“新流量”。在“更大范圍”“更長鏈條”上選商招商,在線索項目、儲備項目挖掘上“謀增量”“優存量”。不斷做強首位產業規模,以產業鏈協同招商促進建鏈、延鏈、補鏈,大力招引鏈主型企業以及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專精特新等企業。創新“基金+股權+項目”招商方式,根據產業發展路徑,定制扶持政策,專設產業基金,強化科技人才項目招引。

二是狠抓載體平台,筑好“金鳳巢”。加強開發區、園區、功能區全域優化布局,做深做細產業規劃和布局,打造專業化、集約化、全鏈條產業平台。深入推進工業全域治理攻堅,有序推進老舊廠房拆低改高工作,建設集約型廠房拓展空間,加快重點地塊連片改造,用心“筑好巢” 引來“金鳳凰”。強化招才引智,以項目引才、合作引才、兼職引才等方式“破陣出圈”,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緊密對接、深度融合。

三是狠抓有效投資,打造“主引擎”。堅持“目標引領、過程控制、以實績論英雄”工作理念,把引建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行業龍頭項目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抓手,推動項目建設擴容提速、擴大有效投入。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引導企業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加快企業“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步伐。

四是狠抓產業發展,堅守“主戰場”。利用主導產業疊加優勢,吸引更多行業頭部企業和優質重大項目,加快推動產業之間的廣泛聯結、緊密互動、深度融合,提高配套企業的本土化率,實現產業集群的橫向拓展、優勢互補。圍繞“儲備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上市培育思路,引導企業通過收購、聯合、參股等形式,優化資源配置,放大規模優勢,提升產業層次。

五是狠抓營商環境,提升“滿意度”。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一站式”政務服務驛站,深入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營造流程公開化、辦事便捷化、服務優質化的營商環境。做好各項指標辦事環節的“減法”、市場監管的“加法”、優化服務的“乘法”﹔推行便民利企舉措,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提供“全程式、跟蹤式、保姆式”服務,不斷完善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全方位做好跟蹤服務,讓企業感到“有溫度”。

(執筆人:彭賢都,調研組成員:卞靖、劉東霞、唐小平、鄂文弟、易奇)

(責編:黃宇琪、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