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兩個更好”是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著力將傳承紅色基因放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重要位置,將新發展理念貫穿到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全過程,扎實推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調研組認為,面對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英山縣要堅持樹立系統、辯証、創新思維,搶抓機遇、整合資源、發揮優勢、主動求變,緊緊扭住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立足活用“紅”“綠”“古”三色資源,加快推進富民產業火起來,以產業興旺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爭當革命老區綠色發展的“排頭兵”。
一、樹立辯証思維,在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充分用好紅色資源壯大紅色產業。英山縣地處大別山區,周邊縣紅色資源同樣也很豐富,如何在普遍性中尋找特殊性,是必須解決的一道難題。對英山縣來說,當前必須充分挖掘、利用好紅色資源,大力發展提升紅色旅游產業,以此為突破口加快紅色資源與綠色資源、歷史文化和鄉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從目前完善紅色資源內涵要素,進一步壯大紅色產業的角度看,不僅要有形,還要有心,全方位鏈接好紅色歷史,打造英山縣紅色文化數據庫,才能系統發揮紅色歷史的當代價值。一方面,整合各方面力量,加緊組織革命歷史研究,加強紅色故事發掘整理、紅色文化宣講傳播、紅色文藝精品創作,盡快出版發行《紅二十五軍在英山》等書籍。另一方面,科學制定完善紅色資源保護利用規劃,千方百計開拓紅色旅游發展的新路徑,充分利用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等寶貴資源,做精內容、做優線路、做好服務,吸引更多人沿著英山這些革命勝跡,來一場紅色之旅。
二、把握產業規律,在深加工上做文章,提升農特產品產業鏈發展水平。英山縣的茶葉、中藥材是最有潛力的兩大特色產業,當前重點是提升工業加工能力,塑造可靠的品牌,開拓成熟的市場渠道,以過硬的質量贏得消費者的青睞。為長遠發展計,英山縣最迫切的還是解決好茶葉、中藥材產業經營中的散、亂、弱等問題,補齊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不高的突出短板。在公共品牌之下,要積極培育一批優勢骨干企業支撐,向下鏈接好合作社、散戶,帶動產業良性循環發展。除了自己培育企業,還應考慮放眼全國,主動對接部委、央企,爭取國內行業龍頭企業落戶英山,對兩大特色產業資源進行更高層次的保護、開發、利用。
三、提高文化站位,加快推進畢昇紀念園提檔升級,進一步提高畢昇紀念園在全國、全世界的知名度。巧妙地打好“畢昇”這張牌,可以極大地提升英山縣的知名度。目前,不僅要讓畢昇“活”過來,還要掌握流量密碼,讓英山縣因畢昇而“火”起來。以畢昇紀念園為核心,抓住“四大發明”這個關鍵點,在內涵和外延的創新創意上大做文章,推出一批承載畢昇記憶、彰顯畢昇精神的文旅產品,把畢昇元素納入旅游線路、融入景區景點,把畢昇文化資源作為最具潛力的核心吸引力來規劃,打造一批以畢昇命名的人文景觀、旅游線路、旅游品牌,用畢昇這個IP拓寬鄉村振興的英山路徑。
四、堅持以人為本,發揮好能人返鄉創業促振興的力量,並在農村養老領域嘗試探索“英山經驗”。每年不到100人,大多數返鄉創業企業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這樣的吸引能人返鄉的速度和創業企業規模,顯然跟不上英山縣鄉村振興發展需求。當前,還要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大對返鄉能人的扶持力度,對前景好、帶動大的先進生產力項目,在縣財政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及時兌現扶持政策,在產業振興、就業獎補、土地流轉獎補、稅費減免、融資通道等政策上予以充分傾斜,通過他們的新理念、新技術、新項目為鄉村振興蓄積新動能。另外,調研組發現,英山縣孔家坊鄉農村福利院的“養老模式”,在一定范圍和水平下,較好地解決了部分養老問題,而當前英山縣農村“超級老齡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如能加強在此領域的探索,有可能形成可資借鑒、推而廣之的“英山經驗”。
五、積極呼吁支持,推動高鐵等重大項目盡早納入國家建設規劃,徹底改變英山縣受制於交通的被動發展局面。武漢經英山至安慶鐵路已進入湖北省“十四五”鐵路規劃,在解決高鐵這個問題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英山縣四十萬群眾強烈期盼能有一條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現代化進程的高鐵。但是,高鐵是國家戰略,聯通英山的高鐵什麼時候能開建是個未知數,英山縣還必須一任接著一任干,繼續做好與省裡、與國家相關部委的溝通工作,創造條件、緊盯進展、積極促動,也可考慮與大別山區其他縣聯合發聲呼吁,盡早打通振興革命老區、加快綠色發展的“命脈”。
(責編:黃宇琪、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