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中央和國家機關分校
中央和國家機關黨校

准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四個邏輯

董 梁

2024年12月19日11:00

近代以來,現代化成為世界潮流,各國都在探索和發展。我國現代化建設起步較晚,從上個世紀50年代黨中央提出“四個現代化”的構想,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再到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准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要著眼“兩個大局”,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和世界邏輯。

從歷史邏輯看,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出來的道路。中國現代化的探索可追溯到19世紀,為了拯救民族危亡,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台,但都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肩負起民族和歷史的責任,致力於民族解放和國家現代化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新時代新征程,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從“三農”工作看,就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胸懷“國之大者”,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守住國家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促進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添活力,以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從理論邏輯看,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最新成果,也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的重大貢獻。與以往的現代化理論相比,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揭示了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超越了西方“以資本為本”的現代化,提出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這標志著黨對中國式現代化規律認識的成熟。黨的二十大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堅定志不改、道不變的決心,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這條康庄大道勇毅篤行,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為農業農村領域的黨員,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部署上來,堅決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永遠跟黨走,敢於善於與不當立場和言論作斗爭。

從實踐邏輯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時,英國人口不到600萬﹔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人口不到8000萬。到2019年,全世界已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的總人口還不到10億。中國14億多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也應看到,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化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后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並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甚至是“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要統籌發展與安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穩定,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農業是基礎,基礎不牢、大廈不穩。要守好“三農”的基礎地位,穩住農村這個大后方和根據地,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增加充分底氣和戰略主動,為中國式現代化更高水平進階打牢基礎。

從世界邏輯看,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緣起於西方,西方式現代化蘊含著現代化的普遍性,但並不意味著西方式現代化就是現代化的唯一標准。西方式現代化走的是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開辟的是現代文明的資本主義文明形態,其背后是資本主義的邏輯、立場和理論,在給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災難。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及其偉大實踐,極大創新了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中國式現代化以物質文明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貫穿人民至上邏輯,是優於資本主義文明的文明新形態,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選擇。中國式現代化的活力來自對外開放,要積極融入世界現代化進程,讓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世界、參與國際分工,讓中國從對外開放和經濟全球化中獲益。同時,軟實力是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關鍵,要構建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文明話語體系,宣揚中國式現代化蘊含其中的價值觀,塑造大國風范國家形象。從“三農”工作看,重點是深化農業對外合作,在對外投資、多邊貿易中推廣標准規則,塑造中國品牌,提升綜合效益,更多參與國際糧農治理和議題設置,逐步提升全球農業治理話語權。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黨校 2024 年處級干部進修班學員)

(責編:黃宇琪、鐘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