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党校教师谈如何做好学术研究

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05月11日10:11

找准研究方向

人的一生每到一些重要关口,都要面临选择,明确前行的方向。我记得2012年刚入职那段时间,领导和同事们与我们青年教师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转型”,即要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方向转型到适合党校的教学与科研方向。那段时间我最焦虑彷徨,我所毕业的大学哲学学院的学术方向和“学术气质”显然与党校不同。尽管很纠结,但我还是果断“转型”。我觉得作为党校教师,应该围绕党校主业主课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展学术研究。这是党校教师的职责使命所决定的,也是个人发展所需要的。相比较而言,聚焦党校主业主课开展教学与科研,更容易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如何聚焦党校主业主课,明确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这就需要考虑几点因素。第一,把党校的工作要求、本教研部门的基本情况、个人专业背景和学术兴趣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三者完全契合是理想状态。我博士论文的主题是“马克斯·韦伯现代性思想”,这一研究方向显然与党校的工作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业务不那么契合,因此,我逐步把研究方向转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上,这也能发挥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专业优势。第二,围绕党校教学要求、教学讲题来选定研究方向、研究课题。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学术研究也要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努力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前几年,我把中国道路作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由于我在主体班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想从学理角度深化这一教学讲题,增强主体班教学的学术含量,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科研一体化,既有助于促进教学,也有助于促进科研;既让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党校主业主课,也为学术研究持续提供动力。人的精力有限,教学科研“两张皮”很难带来教学科研双丰收。第三,既要有长期的大的研究方向,也要有阶段性研究方向,将两者结合起来。学术研究要有定力,一旦选定,就要长期坚持、持续推进,不能随波逐流,不能跟风式、应景式搞研究。学术成长是需要积累的、沉淀的。当然,也要有阶段性研究方向、研究目标。这个阶段性研究目标是符合大的研究方向的,但是也有具体特点。申请课题、完成课题是规划阶段性研究方向中非常重要的载体或手段。2014年,我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意识形态就成为我此后几年阶段性研究重点,规制着我的研究方向。在这一阶段,学术研究以此为中心,其他领域的研究是“基本点”、是辅助的。2019年,我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成为这几年阶段性研究方向。无论是意识形态研究,还是中国道路研究,都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大方向,都契合对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阐释”的大思路。第四,在选择研究方向的过程中,要避免一些误区。比如,一些人认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没有学问,围绕党校主业主课搞科研没有学术性,等等。

突破写作发表的瓶颈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这足以说明科学研究的艰辛。对人文学科而言,学术研究的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写作的苦。学术研究离不开写作。关于学术写作(当然也涉及学术研究方法),我也有一些体验和感悟。一是克服怕写的心态。绝大多数人都怕写,很多学者在写作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记得我的一个博士同学当时每次在写博士论文相关章节之前,都要做调整心态等很多准备,外界一旦有一点干扰,都会影响他写作的感觉。为什么写作前如此紧张,甚至要做复杂的准备工作?我想,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好多人总想一动手就写成非常成熟的、高质量的文章。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学者而言,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克服写作拖延症、焦虑症的唯一方法就是“先写起来”,在此基础上,再慢慢思考、慢慢修改。二是要避免轻视写的心态。一些人不太重视写作,总觉得自己文献读了、资料也查了,写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曾经有位老师跟我讲过,感觉自己知道的(理论观点或相关思路),不一定能说出来;能说出来的不一定能写出来。写作本身就是学术再创造的过程,是进一步厘清研究思路、激活新观点新视角的过程。三是不能为了写作而写作。写文章,不能跟风写,不能为了写而写、为了发表而发表。要围绕一个领域持续发力,按照一个研究方向写文章,立志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形成具有一定标识性的学术符号。学术是需要积累的。四是学会必要的“模仿写”“改写”等,在此基础上实现学术创新创造。在读书期间,我的博士生导师指导我说:写博士论文别总想着去“填补空白”,动不动就想创新,写博士论文重在学术训练,把所研究领域的已有学术成果、经典文献、代表人物的重要观点等准确、全面提炼出来,能“抓准”“抓全”,并发现相关问题,就非常不错了。在此基础上,再去创新、拓展。我的体会是:搞学术研究,要学会分析本领域那些高水平的学者及其代表性著作,必要的时候,可以“模仿写”“改写”。我这里说的“模仿写”“改写”绝不是抄袭,或者低水平的重复,而是要吸收高水平学者的分析框架、思维方式以及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创造”,甚至实现学术超越。五是带着学科意识去写作,搞学术研究。要带上本学科的“望远镜”“显微镜”看问题、思考问题。六是制定写作计划,督促自己写。写文章、搞科研都是很苦的,人都有懒惰心理,这个时候就需要制定计划,督促自己写。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一年至少要写两篇自己较满意的学术论文。完成不了,自己浑身不自在。七是学会写三类文章。刚来党校工作,就经常听到别人说,党校教师要用好“三支笔”,写好三类文章:学术文章、宣传文章、智库内参文章。八是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一些学术大家基本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述、思维方式等风格。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回顾自己的理论研究时说过:“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在当今社会,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学者,显然做不到“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还是要追求发表,尤其是高质量发表。写作难,发表更难。我们不能为发表而发表,不能唯论文,但是发表高质量论文,对于学术研究、申请课题、完成课题等都是必要的。实现高质量发表,涉及因素很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差异性也很大,但是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要有一股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精神。每年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持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持续不断提升自己论文发表的档次。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经历过各种拒稿的艰辛,也动摇过、彷徨过,甚至想放弃,更能体会到认真、信心、坚持的重要性。

持续激活学术动力

搞学术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忍受得了孤独,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毅力;但是,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持续激活学术动力。动力哪里来?当然有评职称等各种“现实因素”,但是持续的、主要的动力还是来自个人兴趣、责任使命、学术交流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消除孤独、抵挡诱惑最有力的武器。责任使命是持续激活学术动力的根本。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极大。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作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教师,做好学术研究,为党献策,为党和国家提供有效理论供给、知识供给是本职,必须要有这个意识。看书累了,写作累了,我便常去校园里的马克思恩格斯雕像、毛泽东雕像、邓小平雕像前看看,既是放松一下,也是激发自己内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年有身心疲惫的时候,也有遭遇挫折的时候,但“躺平”永远不是我的选择,学术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永远的动力!持续激活学术动力,还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既能获取学术信息、拓展学术研究思路,也能让学者们“抱团取暖”“相互打气”,增加学术研究正向激励。特别是我们这些党校青年教师,要多跟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多交几个“学术挚友”。

【原标题: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从事学术研究的心得体会】

【来源:学习时报】

(责编:黄宇琪、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