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全流程努力构建让群众满意的基层智治体系

——重庆市綦江区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调研报告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24年秋季学期处级进修班调研组

2025年01月16日15:52

摘要:基层治理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涉及党和政府如何管理基层事务、服务基层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治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是当前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关键词:基层治理 现代化 数字化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对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进行系统部署,明确要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做好基层治理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现场教学统一安排,2024年10月8日-14日,本调研组赴重庆市綦江区,实地走访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通惠街道、古南街道及相关社区、村镇网格,运用案头调研、召开座谈会、专题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就綦江区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工作开展了“关键小事”调研。

一、存在问题及分析

通过调研了解,我们感到綦江区数字化建设赋能基层治理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部分问题和不足。

(一)数字技术应用与实际需求脱节

部分数字化平台功能和应用未能充分考虑基层实际需求,重技术更新,轻应用开发,导致使用率低、效果不够理想。由于平台应用功能还不够完善,部分工作仍需线上线下“双轨”运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层同志的工作负担。数字化平台需要大量前端设备,乡村地区各类技术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数字化应用场景相对较少,数字化建设在赋能农村基层治理方面仍有一定局限性。

(二)数据共享与整合不够充分

公安、社保等部门数据较为敏感,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没有整合到数字化治理平台,导致平台在智能研判相关场景时存在数据缺失,造成前端感知不灵敏,难以有效探知风险,无法形成反映客观实际的结果。同时,公安部门还单独建有警情系统,与数字化治理平台同时运行,一方面在硬件投入上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值班民警要兼顾两套系统也增加了工作量。再如,綦江区林草部门监测设备目前尚未接入数字化治理平台,平台在森林火灾险情风险感知能力方面存在短板。

(三)基层人员数字素养相对不足

部分基层干部存在工作惯性,习惯于原来的工作方式,对数字化治理理念认同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度不高,在数字化平台熟练应用方面还有差距。网格员队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四)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滞后,部门间协作配合仍有提升空间。数字化治理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部分从事同类工作的街道工作人员,实绩认定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积极性。

二、有关对策建议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意义重大。为进一步加强綦江区数字化建设赋能基层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顶层设计

把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人民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统一的基层治理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框架,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建立健全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确保各类数字化工具合法合规使用。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加强对基层群众的宣传和引导,提高群众对数字化基层治理的认知和参与度。突出问题导向,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确保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打破数字壁垒,强化数据共享与整合

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机制,打破数字壁垒,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应用的准确性。通过立法或授权方式,加大数据共享力度,实现数据全融合,提高平台智能分析的精准性。

(三)提升数字素养,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

增加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引入力度,保障基层数字化治理的资金需求,引进和培养专业性人才,为数字化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提高基层治理隐患多源监测装备水平,加强前端感知信息获取和后台分析能力。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数字化治理的认识。

(四)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多元共治与协同合作

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提供法治保障。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基层干部做好数字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等多元主体,通过多方互动与协作共同实施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调研组成员:赵志国、李彦敏、黄超、邹会菊、郝东升、张虹、程进文)

(责编:黄宇琪、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