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感受《共产党宣言》的力量

李洁

2020年12月01日15:54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中文版《宣言》的出版,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早的《宣言》中文全译本由陈望道翻译,1920年8月第一次出版。当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俞秀松、陈望道等在上海正式组成了党的组织,并于11月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明确亮出“中国共产党”的名称,表明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新型政党已经孕育成熟并即将诞生。

陈望道翻译《宣言》时“真理的味道”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关于此译本,还有一个跟周恩来总理相关的故事。这个中文全译本,印了两次共两千余册,后来由于斗争环境异常残酷,这个版本一度散失不见。找回这个珍本,是周总理心头一直牵挂的大事,直到逝世前夕。

1975年1月,身患癌症的周恩来抱病参加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见到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陈望道,关切地问:“《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有没有找到?”陈望道摇了摇头。周恩来叹道:“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啊!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

同年秋天,这个译本在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被发现,现存放于山东东营市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安放着一本1920年9月印刷出版的《宣言》中文译本。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讲解员说起这一译本由一位共产党人的老父亲放在衣冠冢中方才保存下来。习近平总书记听了连称很珍贵,说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要保存好、利用好。

这位共产党人名叫张静泉,1921年入党,是上海最早的几个工人党员之一。白色恐怖笼罩上海后,1928年冬,时任党中央秘书处内部交通科科长的张静泉冒着巨大风险,把包括这本《宣言》译本在内的一批文书资料带出上海,托付给宁波老家的父亲保管。

当晚匆匆一别后,张静泉再没回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父亲将这批珍贵的资料取出,交还给共产党。这批革命文物多作为一级文物被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收藏。

其实,张静泉1932年就因病殉职,时年34岁。当时环境恶劣,通讯不畅,殉职后的张静泉埋在何处,至今仍不得而知。1933年1月7日,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上发表了悼念张静泉的文章《追悼张人亚同志》,张人亚是张静泉参加革命组织后自己改的名字。直到2005年,张家的亲属与后辈才凭借这份报纸得知张静泉的下落。

从192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经发现了陈望道译本、华岗译本、成仿吾徐冰译本、陈瘦石译本、博古译本等多种译本。其中,1938年的成仿吾徐冰译本意义重大:它是由中国共产党公开组织翻译的第一个《宣言》全译本;它是首次根据德文原文翻译的,能更准确地传达《宣言》的思想;1938年由新文化书店出版的成仿吾徐冰译本第一次在书前刊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幅照片,也就是今天常见的马克思、恩格斯标准像,有助于人们更直观地了解两位伟人。

令人惊喜的是,这个译本有一本就保存在我们新华社!希望大家今后能有机会跟这个珍贵的版本来一场美丽的邂逅。了解到《宣言》中译本背后的这些故事,我对《宣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问世170多年来,《宣言》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并将持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答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学习运用《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作者系新华社党校学员、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记者)

(责编:孔舸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