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林州市红旗渠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林州的足迹,指引并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在一程又一程新的长征路上砥砺前行。
2023年5月4日至12日,第二党支部第二党小组13名学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在组织员带领下,赴林州市接受党性教育,并分别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传承红旗渠精神推动林州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调研,努力把学习传承红旗渠精神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凝聚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力量。
这是党校近三年来首次组织学员深入基层调研,也是认真贯彻主题教育要求,沉到一线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有力探索。5月7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冯源不辞辛苦来林州指导调研并与学员座谈,教导大家多向基层学习。
赓续红色血脉 把党性铸在心中
林州是中原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交汇处,亦是太行革命老区。
上世纪60年代,为改变严重缺水问题,当地党委带领人民在极其艰难条件下战绝壁、越峡谷,历时近10年开凿总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并凝练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修建红旗渠时,时任林县县长、红旗渠后勤指挥部指挥长李贵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呕心沥血,不顾身患肺病,披肝沥胆,冲在物资供应第一线。5月5日、10日,调研组一行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并与修建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原林县县长李贵之子李红、铁姑娘队队长郭秋英座谈,学员李晓东感言:“这样‘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优秀党员干部,值得我们学习。”
按照教学安排,5月6日,调研组还来到谷文昌生平事迹展馆接受现场教学。“学习谷文昌精神,因为他求真务实,善作善成”,学员陈俊说,“我们党要永葆先进性纯洁性,需要更多的‘谷文昌’‘焦裕禄’‘杨善洲’,如何能把这些优秀党员身上的高尚品格,有效推广到广大党员干部身上,是我们当前要面对、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党建引领 持续做好乡村振兴的探索
林州市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创建“五星”支部,抓实乡村振兴。5月8日,调研组一行来到黄华镇庙荒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郁林英与大家在千年皂角树下促膝座谈。
以前,这里因位于太行山脚下,坡多地少,种地靠天收,无集体资产和集体收入,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2012年,45岁的郁林英放弃城市舒适生活,回到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决心带领村民摘掉“穷帽”。
郁林英从加强村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入手,为共产党员挂门牌、配党员徽章,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带领村民依托背靠太行山、红旗渠穿村而过的地理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让昔日贫瘠小山村脱胎换骨,嬗变为“幸福庙荒”。
在太行山深处,石板岩镇以党建为引领,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做好“水文章”,打造“中国画谷”,探索出生态优先、文游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村振兴当前还处于试点探索和推进阶段,面临的挑战还很多。比如,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乡村产业要素活力不足等系列难题,需要更好地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引领作用,探索解决方案。”学员杨晓迎在石板岩镇高家台村座谈现场与镇村干部畅谈。
“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 红旗渠精神引领林州高质量发展
林州人都称自己是红旗渠的儿女,他们朴素、勤俭、大方、勇敢、热情,正投身于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
5月11日至12日,调研组赴光远新材、凤宝特钢、863产业园调研了解到,林州市从无缝钢管到电子新材料,从汽车铸造底板到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再到重大装备研发,始终将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红旗渠精神是林州特有资源,该市围绕红旗渠精神开展红色培训、红色研学、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真正让红旗渠成为一座丰碑。”学员曹佩中和孙朴村交流思想感慨道,“这次调研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让自己有机会深入了解到红旗渠精神是引领林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9天的党性教育和实地调研,学员们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在求深、求实、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与群众交流、与干部座谈,听真话、取真经,在思想上得到强烈震撼,精神上受到深刻洗礼。大家一致表示,要把红旗渠精神内化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政治品格,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同时,看到基层的鲜活实践,也对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坚定了今后在各自的岗位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信心和力量。
(作者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23年春季学期第二党支部学员)
(责编:黄宇琪、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