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集中体现了党校的本质属性、功能作用、奋斗目标,深刻揭示了党校办学治校的本和源、根和魂。这既是对党校创建以来长期办学经验的精辟总结、高度概括,也是从大本大源上对新时代党校功能定位、使命任务的深邃思考、科学把握,是指引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正确认识和统筹把握党校初心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做到一体领会、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断奉献党校智慧,作出党校贡献。
牢牢把握“为党”这个要点
“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短短八个字中,“为党”就两次出现,足见其分量之重。“为党”是党校初心的要点和根本所在,指向的是“党校由何而来,为何而存,向何而去”这一根本问题,回答的是业为谁兴、言为谁立、功为谁建的方向性问题。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党的学校,是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党校姓党天经地义,这是党校办学治校的灵魂和主线,体现着党校办学治校政治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姓党就必须为党,“为党”同样天经地义。党校初心与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一脉相承,是对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深刻内涵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践行党校初心,第一位的要求就是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治站位。要牢记“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始终突出党校根本政治属性,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党校姓什么、叫什么,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准把牢办学方向,坚守党性原则,自觉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精准定位,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要抓住“为党”这一根本追求。铭记党之所需,就是党校责之所在,坚持聚焦党的中心任务,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党需要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
更加突出“育才”这个重点
“育才”,是党校作为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党校在党的事业中的基本定位,也是党校存在、发展的根本依据。创建党校就是为了满足党的事业发展对干部的迫切需要。一路走来,党校始终突出“育才”这个重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骨干力量,很好发挥了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育才”已成为党校最具特色、最为突出的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加强党校工作、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更加突出“育才”这一重点,做强“育才”这一核心竞争力,彰显“育才”这一独特价值。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做好新时代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一要按照提高系统性、学理性的要求,强化、深化理论教育。突出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在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上下更大功夫,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助力学员以理论上的清醒筑牢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持续提升理论素养,牢靠掌握看家本领,更好发挥“凝心聚力”作用。二要按照全周期全链条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党性教育。将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推动党性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相贯通、相促进,助力学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更好发挥“正心铸魂”作用。三要按照务实管用的要求,强化专业化能力培训。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助力学员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成为本职工作行家里手,更加胜任领导工作,更好发挥“增智赋能”作用。
着力破解“献策”这个难点
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这也是党校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一个“也”字,不仅廓清了现实存在的某些模糊认识,更寄托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的殷殷期许,极具现实针对性。应当承认,相较于育才,囿于认识上的偏差,尽管党校也曾在“献策”上作出过许多努力,取得过相当成就,但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阐释上不深、不透,不实、不活,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面上的多,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入脑入心的少;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类似和平发展道路等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标识性成果不多;对策研究上前瞻性不够,不少仍停留在事后论证、解释层面,针对性、及时性、操作性不强,“金点子”“好方子”不多,等等。相对而言,献策已成为党校工作的短板,也是亟待破解的难点。
破解难点,关键在于把握、落实好“探索规律、经世致用”这一根本要求。一要不断拓展理论研究阐释的深度、广度。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发挥自身学科、学术、话语优势,坚持从问题导向、理论贡献、实践价值、世界意义四个维度,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的研究,努力在钻深研透基础上,用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二要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上更加积极作为。牢记“国之大者”、党之大计,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深化对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理论问题研究,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为实现党的理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三要善于开展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对策研究。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党和国家急迫需要、战略需求、重大部署,立足国情、面向实践,选好角度、主动衔接,上接天线、下铺地线,整合资源、协同攻关,深入调研,摸实情、讲真话、建诤言、献良策,不断增强政策建议的含金量,往实里做、往深里做、往精里做,努力做到研究“见底”、成果管用有效,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及时有力的智力支撑。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修二部主任]
(责编:黄宇琪、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