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綦江,这片红色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革命历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川渝黔边红色的摇篮,“红色綦江”因其红色文化资源富集且独特而得名,在重庆近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0月23日,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的调研安排,我们来到了重庆綦江开展红色资源及红色文化产业主题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不断被震撼着、感动着、浸润着,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和党性锻炼。
寻访红色印记 弘扬红色精神
“綦江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红色资源丰富,孕育了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原红四军军长王良,诞生了重庆最早的基层党组织中共綦江支部。全区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6处,革命遗址遗迹176处。”綦江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杨敏介绍道。
从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桥到王良故居;从中共綦江支部旧址、綦江马克思主义学习班遗址到李世璋旧居;从红军长征宿营遗址、红军烈士墓再到綦江烈士陵园……在寻访一个个革命印记中,记录着,聆听着,感动着,收获着。
10月24日,调研小组来到綦江文龙街道春灯村小,山间草木郁郁葱葱,远处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吸引了调研组成员。“当年,共产党员邹进贤、危直士和胡尧钦、陈治均、刘祥书等8名怀揣革命理想的入党积极分子就是在这棵黄桷树的见证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綦江博物馆馆长周铃介绍道。
1925年8月,在綦江团组织发展壮大的基础上,邹进贤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积极筹备建立共产党组织。他和危直士在綦江县太公山玉皇观(今綦江区文龙街道春灯村小)举办了一期为时一个月的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有共青团员胡尧钦、陈治钧、刘祥书、黄堂佐、刘祥林、明金鼎(明昭)、周宗林等8人,主要学习《马列主义浅说》《共产主义 ABC 》《唯物史观》等革命书籍。为了保密的需要,他们时常围坐在这棵树下,学习理论,交流心得。这不是一棵普通的黄桷树,这棵黄桷树见证了一群敢于天下先,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铁血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追求革命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光辉历程。现如今綦江马克思主义学习班遗址作为重庆唯一的,也是重庆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班遗址,为开展党的理论史以及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平台。
10月25日,调研组来到了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刚一下车,一座方正严整的建筑映入大家的眼帘。这座院落原为湖广会馆,名为“禹王宫”,始建于公元1818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1935年1月,红一军团长征转战綦江时将司令部设于此处。
红一军团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之一。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长征。1935年1月,红一军团长征转战綦江,保卫了遵义会议顺利召开,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转战中,红一军团宣传党的主张,播撒革命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
苍松翠柏间,红军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调研组成员来到了石壕红军烈士陵园,瞻仰红军烈士墓。雨中,大家站在5位红军烈士墓前,向烈士默哀,表达对他们的哀思。听着讲解员深情地讲述着红军司务长的故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被捕后受尽敌人的折磨,也没有背叛党和红军”。看着眼前的墓碑,我们仿佛回到90多年前那段号角呜咽、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从司务长身上,我们看到坚定的信仰,正因为这份信仰,支撑着他对革命的忠诚”。这位牺牲的司务长是众多红军战士的缩影,他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留下了信仰的火种,将红军精神播撒在綦江这片土地上,牢牢扎根于百姓心中。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如今綦江石壕烈士事迹陈列馆珍贵的文献资料诉说着那段英勇不屈的革命历史。
一座丰碑、一处旧址、一盏油灯、一封信件、一张照片、一把刺刀、一辆小推车……每一件文物都是革命无言的见证者,这些红色印记,它们像革命岁月里的一盏盏明灯,穿越时空,为我们照亮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照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前行的新时代新征程之路。
讲好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綦江立足红色资源,积极开展‘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活动。这些红色故事,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綦江革命历史长卷。”綦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汪杰介绍道。
“上井岗驰骋闽赣红四军骁将英勇善战,战黄洋克敌龙冈好干部王良屡建功绩”。綦江区永城镇王良故居门前,有这样一副对联。10月26日,调研组成员来到王良同志纪念馆、王良故居进行参观。
“英勇善战,屡建功绩”这是对王良短暂一生的高度评价。这位从綦江走出去的革命英烈,曾参加过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等战斗,后担任红四军军长。1932年壮烈牺牲时,王良仅仅27岁。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王良的一生,称赞“王良是一个好干部”。王良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忠实执行者”,他一生听党指挥、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生命虽短暂,却灿若星辰、极为精彩。
在王良故居,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这位年轻将军的生平事迹得以鲜活再现,为新时代的人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在王良纪念馆,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件革命文物,都向我们诉说着那个革命年代,王良同志所展现出的不屈意志,为了心中的理想敢于牺牲和奉献,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依然鲜活,恍如昨日,感动充盈于心。
在綦江闹市区,一栋川南民居风格的木板楼房格外显眼——这是革命烈士邹进贤故居、中共綦江支部旧址。10月24日,调研组成员来到邹进贤故居、中共綦江支部旧址进行参观调研。邹进贤是重庆和四川地区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綦江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
登上楼梯,穿过革命烈士邹进贤的书房和卧室,悬挂着党旗的綦江支部会议室映入眼帘。如今,这里已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旧址中的陈列提醒我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来时路上,邹进贤等革命先驱怀揣共产主义理想,心怀广大人民群众,用青春、用热血,甚至用生命,谱写着一篇篇动人篇章。
“近年来,綦江在保护挖掘红色资源的同时,注重运用文艺文创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綦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汪杰介绍道。
依托融媒体,做好宣传推介。10月26日,调研组成员来到区融媒体中心开展调研。融媒体中心负责人介绍道,中心积极搭建“报网台微端屏”全媒体平台,做好常态化动态成效宣传报道,开设“打造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专题栏目,推出活动网页、研学新闻、专属推文、定制H5、图片集锦等新媒体传播产品1400条次。同时,举办“寻访红色印记 中央红军过綦江”“追寻英烈足迹”等主题活动,引入央视《长征之歌》纪录片取材拍摄。推出融媒纪录片《追光》,寻访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在綦江牺牲的一名红军司务长的故事,观看量超100万。
发展红色产业 建设红色高地
“2020年,綦江区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把綦江建设成为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的战略定位。为此,区委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红色文化高地建设领导小组,持续加强红色资源保护、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高地建设已驶入快车道”。綦江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杨敏介绍道。
10月25日,调研组成员来到石壕镇,详细了解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工作开展情况。“綦江主体建设区将以‘保卫遵义会议,长征转战綦江’为主题,突出綦江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的地位,打造石壕——安稳红一方面军主题文化园”,“场馆建成后也将为当地乡村振兴建设带来积极推动作用”,石壕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的建设完成,必将让红飘带——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间100里连接不断。
发展红色旅游,培根铸魂,拉动乡村旅游消费,拓宽就业渠道,让乡村靓起来,富起来,强起来。10月27日,调研组成员来到綦江安稳镇开展调研。走进安稳镇崇河村红军街,红色是道路两侧建筑的主基调,辉映着视野尽头的郁郁青山,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安稳镇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过境地之一。近年来,綦江在崇河村打造红军街,邀请游客们走长征路、吃红军餐、听红色故事、享红色之旅。28日,调研组成员来到东溪古镇,深入了解东溪抗战文化,重走盐马古道,参观麻乡约民信局,感受东溪独特的历史文化。如今在綦江,红色旅游已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杠杆。融合长征文化和本土资源,綦江区初步形成石壕长征线路、安稳羊角红军线路、永城红色线路等红色文旅线路,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产业,助力村民吃上“旅游饭”,助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綦江具体独特的地理位置,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10月24日,调研组成员来到綦江农民版画院,一幅幅精美、生动的画作展现在大家面前。綦江农民版画源于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生活气息,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近年来,綦江版画充分挖掘和利用綦江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围绕红色历史通过多种形式创作红色题材作品30余幅,展现綦江百年风貌,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助推綦江红色文化高地建设。
綦江,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讲话精神,以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上下同心、感恩奋进,全力打造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全面建设“如来如愿”的“多彩綦江 创新之城”。
红色历史,风云激荡,气壮山河!
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光耀千秋!
(执笔人:杨琦)
(责编:黄宇琪、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