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校2023年秋季学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讲堂”活动成果报告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校

2024年01月12日14:51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校在2023年秋季学期处级干部进修班中组织开展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主题学员讲堂,全体学员密切联系工作实际,从知识产权对国家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知识产权服务产业、企业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人奋发拼搏的微观故事三个方面,以党小组为单位深入交流研讨,并进行了成果展示,进一步提升了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强化了真抓实干、担当尽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了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活动结束后,学员临时党支部综合全体学员研讨成果形成报告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紧密联系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际,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观”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权从何而来、权为谁而用”“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采取什么样的事业态度、遵循什么样的事业精神、追求什么样的事业目标”的重大问题,科学标定了新时代党员干部修身立德、干事创业的价值尺度。

一、树立正确的“三观”,引领知识产权事业进入新时代

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关联、互为作用、互为一体,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全面准确理解,既要内化于思想深处,强化党性修养,修身立德,又要外化于具体行动,在干事创业中不断践行。1980年中国专利局成立,1985年第一部中国专利法诞生,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进入新时代,国家知识产权局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新时代“三观”,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道路。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就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作出重大优化调整,将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当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全国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数据知识产权的审查授权、核准登记、行政裁决等业务,负责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并统筹协调涉外知识产权事宜。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建立起一支具备技术、法律、外语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审查工作人员近2万人,硕士以上占比达到79%,博士超过700人。

十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树立,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21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为4267万件,累计批准地理标识产品2495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076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6.1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居全球第1,海牙外观设计申请量居全球第2,马德里国际商标年申请量升至全球第3。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升至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

二、树立正确的“三观”,牢牢把握知识产权工作的功能定位和重大意义

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性阐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战略定位、历史方位和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同时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等六方面作出重点部署,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国家知识产权局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践行新时代“三观”,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准确把握知识产权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功能定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三、树立正确的“三观”,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顶层设计、长远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现在正处于从大到强的发展阶段。为推动我国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国家知识产权局始终坚持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工作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实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意见,不断发挥知识产权驱动创新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坚定不移走好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之路,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主旋律、硬任务,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把好权力关,依法行政、依法审查,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的十八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一体推进知识产权领域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全过程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依法授权、依法获权、依法用权、依法维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在已建立的十余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基础上,先后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建立了国际上高标准的侵权惩罚性制度以及专利开放许可、药品专利权期限补偿等制度。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指导地方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立法,通过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强协同配合,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不断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1.25分,有力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布局建设了10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工作,为司法和行政保护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加强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推进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4.3万亿元,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累计达2.57万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迈上4000亿元台阶。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中国占84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地理标志产品年直接产值超7000亿元,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了“零跑路”、“一网通办”,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率均超99%,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

四是要敢于动真碰硬,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勇闯无人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进中央和地方知识产权事权划分改革,研究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和区域知识产权政策。建立以国家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审查管理体制机制,深化知识产权审查理念更新、技术革新、工作创新,持续提高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提前完成国务院确定的专利、商标审查周期五年压减目标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开展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专项整治。健全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加强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坚决依法惩处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让创新创造者劳有所得,让诚实守信者安心经营,让侵权违法者付出代价,助力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五是要胸怀天下,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治理,积极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参与经贸相关的多双边知识产权谈判,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参与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成功推动人民币作为PCT相关国际费用的定价和结算货币,实现人民币在联合国系统内首次获得正式使用。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扎实推进小多边、双边合作交流,不断拓展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全球合作伙伴达到32个。2023年,在北京和日内瓦成功隆重举办了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相关纪念活动,进一步强化沟通合作,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平合理方向发展。

六是要把握“国之大者”,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对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安全将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政策,全面加强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和协同,有力服务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池”,推动更多中国专利成为国际标准必要专利,使知识产权贯穿科技研发、技术转化和利益分配全链条。研究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依法管理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有效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

在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全体党员干部将继续牢固树立、践行人民至上的新时代“三观”,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履职尽责、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努力在新起点上作出新的贡献。

(责编:黄宇琪、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