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派实干家

栾笑语

2025年01月07日09:21

新的起点,新的部署,新的进发。

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画卷徐徐展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便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应是我们给予改革的及时呼应、面向时代的有力作答。

聚焦改革本身,今日之中国,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非同寻常。

改革已突进攻坚期和深水区。现阶段的改革多是难啃的“硬骨头”。所谓难,难在利益增进和利益调整并存,改的是体制机制,但动的是既得利益,每推进一步都需要更高智慧和本领;难在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牵一发”必然会“动全身”;难在制度建设分量更重,不能再零敲碎打调整,必须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难在风险挑战越大越要方向准、步子稳,时、度、效上都需审慎把握。改革正处于深化细化的紧要关头。经历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大破大立的空间明显收窄,各个领域高度耦合,改革必然会从粗针大线转向细针密缕,更需要求深求实的“穿石本领”和“绣花功夫”,谋求联动集成,实现总体效应。能否消除懒改、慢改、假改、不会改、改不到位的现象,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实乃考验。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完美方案”,我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历史进程,同时这一进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出现,而且可能会更为集中、更加尖锐。改革越往纵深发展,内外部情况就越复杂,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新出现的问题交织叠加,需边走边看,及时用改革的办法调整、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对此亦应有充分准备。

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部署落在实处,需发挥好“人”这个关键因素,特别是要牢牢抓住“关键少数”。学员们都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承担着各自领域的工作和任务,进一步提升理论修养、加强党性锻炼,一个直接指向就是持续深化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在新征程上职责定位的认识,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一是在筑牢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我们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我们抓住在党校念马克思主义“真经”、修共产党人“心学”的宝贵时机,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把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结合起来、一体推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在站稳群众立场上夯根基。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更好完成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关键在把握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着力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应对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的现实情况,围绕当前群众广泛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三是在练就过硬本领上见实效。我们深刻认识到,面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我们坚持学以致用,将学理论、强党性的过程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珍惜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回,也必将在各自岗位上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能力本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方能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作者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24年处级青干班学员)

(责编:黄宇琪、赵品)

版权所有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0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