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始终把后继有人作为党的百年大计来抓。重温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一名法院系统青年干部,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要做理论学习的优等生。理论修养是党员综合素质的核心。念马克思主义真经、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是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要途径。“知之愈深,信之愈坚”,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是我们汲取党性养分、补钙强基的肥沃土壤。理论学习上,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知其言知其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党校精心打造的系列经典导读课程,引导我们遵循理论学习的科学次第,从经典著作中汲取政治养分和精神力量,体悟党的创新理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不断锤炼党性,真正筑牢思想根基和理论根基。
要做政治方阵的护旗手。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中青年干部更要以党和事业发展生力军的历史定位走在前、作表率。作为司法系统的一员,我清醒的认识到,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但首先是政治机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法院人第一位的要求。审判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要始终做到善于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世界格局加速演进大背景下,人民法院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立足国家战略高度,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贯穿于司法实践全过程,服务重大战略安全,强化涉外司法能力,打击违法犯罪,既彰显司法的文明本色,又筑牢国家安全的法治防线。
要做用心用情的孺子牛。要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人民法院的重要名片。我们深深感到,我们审理的不是一个个作为数据的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审理的每一起案件、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与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密切相关。向前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向后促进纠纷实质性化解,把定分落到实处,把止争做深、做实、做到人民心里去,就是推动从更高层面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我们落实立案登记制,创设审限内结案率取代年度结案率,根治年底不收案,开通12368热线,建立立案偏离预警系统、满意度评价系统,多措并举整治立案难。推行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通过结构化要素式文本帮助当事人清晰、全面陈述事实诉求……司法为民的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
要做开局破题的实干家。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脚点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前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压力之大、挑战之多、责任之重前所未有。最突出的困难挑战就是,案件总量大,定分止争难。知识产权、破产金融、海事海商、涉外涉网、环境资源等新型纠纷不断涌现,更多类型化、关联性、群体性矛盾纠纷频发,一些传统领域纠纷中不同利益关系也更加交织复杂,当事人对公平正义、释法说理的要求实质性提高。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中出现的问题,正是中青年干部应该挑起的重担子,应该啃的硬骨头。如何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深入内部挖潜,探索科学管理,运用信息化建设……增强干事创业能力、改革攻坚能力,我们义不容辞。
要做谦逊坚忍的有道者。中青年干部要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国家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要带头严守纪律、砥砺作风,以理想信念筑牢精神高地,建立更高标准的自我要求,这本质上是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永恒坚守,实现从“合格”到“卓越”的跃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司法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不仅通过裁判解决个案纠纷,更在规范社会行为、凝聚价值共识、引领道德风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院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不仅关于个人品格塑造,更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法治信仰的基石、社会和谐的保障。唯有将纪律内化为精神追求,将道德外化为行为自觉,方能在司法事业中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作者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处级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责编:黄宇琪、林燕)
版权所有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0497号